呼伦贝尔农垦现代农业发展底气足、势头好 孙凤军 摄

无人机植保确保粮食稳产增产 金峰 摄

优化养分配比,科学种田,助农增产增收 马建荃 摄

2022年,一组亮眼的数据出现在呼伦贝尔农垦物资石油集团的“成绩单”上:实际完成销售收入16亿元,完成全年预算任务的111%,同比增加28%;全年利润完成761万元,完成预算任务的107%,同比增加25%;呼伦贝尔农垦物资石油集团跻身2022年度中国农资流通行业综合竞争力前百强企业,排名第39位。

数字背后,积蓄的是企业蓬勃发展的改革新动能。

走进呼伦贝尔农垦物资石油集团,浓浓的干事创业氛围扑面而来。该集团党委委员、财务总监赵艳丽说:“我们现在是‘老物资、新气象’,全体干部职工团结一心,相互补台,企业效益连续两年创历史新高,增速均保持在20%以上。”

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因素影响,企业是如何保持高位增速的呢?一方面,该集团以呼伦贝尔农垦集团6个现代农牧业服务综合体为依托,认真做好呼伦贝尔农垦集团物资保供工作;另一方面,积极开发呼伦贝尔岭东农区农户市场,加强“农户+银行+农资”三方合作,销售人员驻村实现一站式服务,同时向农作物一年两熟的华中地区发力,建立多个外埠营销网点,与多家知名厂家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,市场份额大大提高。在农机销售方面,进一步丰富产品代理业务,与内蒙古荷马、特瑞堡轮胎、黑龙江重兴机械签订经销协议,2022年销售各类农机639台套,销售额逾1.5亿元,完成计划的125%,同比增加216台套。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双创历史新高。

与此同时,能源服务也在加速发力。2017年,呼伦贝尔农垦物资石油集团与中油黑龙江农垦开展合作,坚持“规模与质量并重,效益与发展并行”的理念,与中油总部、各炼厂、铁路等部门加强沟通,努力确保呼伦贝尔农垦资源供应,扩大“异业合作”,深入挖潜、探索企业中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合作路径。截至去年12月中旬,实现成品油销售量突破6万吨的历史性跨越。

该集团的发展之路,只是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深化改革的一个缩影。过去,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农牧业结构单一。伴随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不断优化品种结构,围绕一二三产融合发展,组建了呼伦贝尔农垦物资石油集团和呼伦贝尔农垦食品集团,粮油、肉类、乳业等产业集群加速崛起,与现代农服、文化旅游、对外贸易、融资合作、社会事业协同互动,为地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
向改革要动力、活力。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攻坚为契机,全面推进垦区集团化、农牧场企业化改革,建立健全现代企业治理体系,按照“由农转牧、以牧为主”的产业战略思路,逐渐形成粮油、草(饲)、乳、肉4个主导产业,特色种植业、特色养殖业、优质林产品3个特色产业,以及现代农牧服务业、现代物流服务业、现代特色农牧旅游服务业3个现代服务业的“4+3+3”特色产业体系。

如今,垦区80%以上耕地实行集中统一耕种管理,年播种面积580万亩,这里无疑是“大粮仓”。为了守好这个“大粮仓”,呼伦贝尔农垦集团迈出了坚定的改革步伐,建立健全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、充满活力、富有效率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,形成产权清晰、权责明确、政企分开、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,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,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,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改革,对国企来说是机遇,也是挑战。近年来,呼伦贝尔农垦集团锚定“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、大企业、大产业,努力形成农业领域航母”的目标,深化国企改革,发展活力显著增强。未来,还将以更加奋进的姿态将改革推向纵深,依靠深化改革在市场竞争中增强活力,打造实力强劲的现代企业。( 韩雪茹 王敏 孟宪左)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